【臨床醫師和流行病學家希望能在出生前幾個月里就確定嬰兒是否感染了寨卡病毒,為此美國**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科學家們進行了一種稱為蝕斑減少中和試驗(Plaque Reduction Neutralization Test) 的檢測,這種方法是檢測血清中和抗體的一種敏感性較高的方法,能檢測之前的感染。】
2014年以來美洲多個國家相繼發生寨卡病毒(Zika)感染病例,世界衛生組織近日警告,寨卡病毒正呈現“暴發式傳播”,預計美洲地區將有至多400萬人感染這種病毒。截至目前,中國大陸尚未發現病例,但**預防控制中心指出我國仍存在病例輸入風險。
目前關于這種病毒傳播的疑問不少,比如懷孕期間感染與造成嬰兒小頭畸形之間的關聯,但由于目前診斷方法的局限性,還很難給出一個答案來。一組研究人員正在攻關,希望能以*快的速度研發出**試劑,檢測是否感染Zika病毒。
來自德州大學加爾維斯頓醫學分校的Nikos Vasilakis表示,“我們正盡全力盡快給臨床醫師們一些答案。”
目前,檢測寨卡病毒的標準檢測方法是對樣本進行PCR,分析樣本中的病毒RNA探針是否存在,雖然這種方法能很好的檢測到病毒,但是病原體的RNA很快就會被降解掉。“在患者把樣品送入臨床時,病毒也許已經消失,或者只能抓住它的尾巴了,這超過了檢測時間限制,”Vasilakis說。
臨床醫師和流行病學家希望能在出生前幾個月里就確定嬰兒是否感染了寨卡病毒,為此美國**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科學家們進行了一種稱為蝕斑減少中和試驗(Plaque Reduction Neutralization Test) 的檢測,這種方法是檢測血清中和抗體的一種敏感性較高的方法,能檢測之前的感染。
從原理上說,這一檢測方法以使蝕斑數減少50%的血清稀釋度作為其中的效價。試驗使用定量的病毒(100PFU)與不同稀釋度的等量血清混合后感作, 接種預先準備好的單層細胞,再覆蓋上營養瓊脂置37度二氧化碳培養箱培養,數天后分別統計蝕斑數,用Karber法計算該血清的蝕斑中和效價。
患者的血清中混有病毒,幾天時間里研究人員觀察病毒是否會感染培養基,如果沒有,那么病毒就已經被血清中的抗體中和了,這表明患者曾經接觸過寨卡病毒。
CDC甲類病毒實驗室主任Ann Powers表示,使用這種方法的問題在于“你必須有活體病毒,和合適**的環境,”這意味著只有少數幾個實驗室能進行這種試驗。
其它更加方便的血清學測試也能檢測特定病原體中的抗體,但是對于寨卡病毒來說,很難判斷患者攜帶的黃病毒是登革熱病毒,寨卡病毒還是其它病毒。“而且寨卡病毒出去的區域也正是登革熱出現的地區,”來自華盛頓大學圣路易斯分校的**學家Mike Diamond說。
Vasilakis 正在嘗試ELISA方法,也就是檢測體液中微量物質的固相**測定的方法,這種方法利用抗原與抗體的特異反應將待測物與酶連接,然后通過酶與底物產生顏色反應,用于定量測定,可以在感染后幾個星期內檢測到Zika病毒。雖然這也有可能會與其它感染發生一定程度的交叉反應,但如果Zika病毒特異性抗體濃度高就能指示出近期發生的Zika病毒感染,Vasilakis說。
Vasilakis預計在未來幾周內,Diamond研究組就會有結果,研發出一種針對Zika病毒的單克隆抗體檢測方法,這能與ELISA方法結合,檢測發生過的感染,“我們很早就開展了這項研究,這個月就能得到結果,”Diamond說,“初步結果表明我們的一些抗體能特異性識別Zika病毒。”
不過即使Diamond研究組的抗體能特異性檢測Zika病毒,他們也需要一些時間來建立診斷方法,“這可能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與此同時,一些生物公司也開始銷售Zika血清學檢測,比如MyBioSource 公司已經有售一種針對Zika的IgM ELISA檢測,來自加拿大的Biocan 公司也在出售一種檢測IgM和IgG抗體(后者比前者在感染后提升水平更高)的扎手指檢測方法,能在5到10分鐘得到結果。
Diamond表示他們還未接觸任何商業產品,Biocan目前還未給出有效數據,但是其銷售部總經理Bhavjit Jauhar表示他們已經將實驗室和現場檢測結果呈遞給巴西監管當局,“我們過去幾年間一直致力于Zika病毒的研究,因為我們認為這種疫情會暴發。”
來源:儀器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