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老板100問
| 第三期主題 |
儀器經銷商和小廠家怎么具備核心競爭力?
洪總
中**儀器市場一直被外企大廠壟斷,他們不僅掌握著絕大部分銷售額,而且擁有高額利潤。他們有出色的產品,專業的團隊,高效的服務,穩健的渠道,強大的市場推廣!我們稱之為掌握著核心競爭力!
相比之下,國內的儀器廠家大都是小公司,銷量少,利潤低,每個簡單的產品都是很多家一窩蜂去做,惡性競爭,沒有足夠的利潤去做研發和改造升級,只能低質量的重復模仿,我們稱之為沒有核心競爭力!
而食物鏈的底層是數量zui為龐大的經銷商,也是這個群里zui多的人群,主要靠客戶關系,或者低價批發,哪里有什么核心競爭力呢?而zui近幾年興起的平臺銷售,以及廠家做直播和線上直銷,無不擠壓經銷商的市場,是不是意味著運轉了幾十年的傳統的經銷模式要被淘汰呢?
作為經銷商和小廠家,真的要被時代拋棄了嗎?我們心甘情愿被淘汰嗎?到底能不能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不管是經銷商還是小廠家,要么沒有產品,要么產品微不足道,其實我們算同一類。
在當前階段,我們在產品上是很難掌握核心競爭力的,我們掌握的唯有客戶,我們要比外企更了解客戶的需求和痛點,借助中國制造去解決它!
幸運的是,我們躺在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儀器市場上(與美國不相伯仲), 而且還在快速增長中,很快就會遠超美國!中國的市場足夠大,服務好中國客戶就足夠了!
如雷軍所說,生活中99%的產品需要重新設計。
儀器行業也一樣,大多數儀器都是低質量的重復,中國客戶受夠了低價低質!
只要我們重新設計,打造爆款,追求極 致性價比,就可以誕生一家強大的儀器公司!
怎么打造核心競爭力呢?
我有幾點想法,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01要學會放棄
行業內有個普遍現象,大部分經銷商什么產品都做,什么客戶都做,想抓住一切可能的訂單,但結果是客戶很可能記不起來你擅長什么,這種方式做幾個熟悉的客戶可以,其他客戶很容易忘掉自己!所以這樣的經銷商很難發展壯大!
而行業內知名的經銷商,基本上是做自己擅長的行業或者產品,比如菲羅門和月旭主要做色譜柱,以制藥為主,而安譜主要做試劑耗材,以食品環境為主,廣州東銳主要做儀器和耗材,以生物制藥為主,廣州儀人主要做儀器,以化工材料為主,廣州皇河主要做儀器,以高校科研為主……
尤其這幾個儀器公司都在廣州做儀器,看著很相似,卻都有自己擅長的行業,也都有嘗試過跨行業,然而收效不大,跨到自己不熟悉的行業是很困難的!專注做某一行業,做自己zui擅長的事情,服務好客戶,會形成口碑,不僅客戶會越做越多,廠家也會錦上添花,這樣的經銷商會越做越強!
02自己不擅長的,要聯合別人!
正如第1條所說,我們要專注做自己擅長的!那不擅長的地方很有戰略意義怎么辦?
我們要考慮與人合作,廠家與廠家合作,廠家與經銷商合作,經銷商與經銷商都可以合作!
比如zui常見的代理合作就是廠家和經銷商互相補充短板的行為,廠家缺渠道,經銷商缺產品,作為經銷商,我們要與靠譜的廠家合作獲得好產品,要與其他區域或行業的經銷商合作,完善渠道!
一些小廠家習慣什么事情都自己做,自己研發生產,全 國各地到處跑展會,遇到詢價不管是客戶還是經銷商都一起做,這樣怎么會有人愿意幫你開拓市場呢!
03我們要更重視市場營銷
以前總說酒香不怕巷子深,然而進入互聯網時代,只守著好產品而不重視市場營銷是不行的,現在是買方市場,客戶獲得了大量的產品資訊,你不推薦的話大把人會推薦給客戶!
我們私企相對于國外大廠在產品上的劣勢明顯,而在市場活動和營銷上,大家是同樣的起跑線,不分伯仲,就看誰愿意投入更多的資金,誰有更好的創意,在這方面,我們國內廠家也沒看到特別優 秀的,之前提到幾年時間月旭色譜柱成為國產第1品牌,也是大把的試用柱砸出來的。
04我們要更重視客戶
國外大廠的研發和生產普遍在歐美國家,所以他們的產品也是以滿足歐美客戶為主,結果就導致一些新研發出來的產品雖然很高大上,但在中國并沒有市場。
各個國家的市場情況都是不同的,中國客戶也會有自己特有的需求和痛點,這些可能是現有產品難以滿足的,所以需要我們更加重視客戶,了解他們的問題,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這樣改造后的產品才會更有市場!
總結
想獲得核心競爭力真的很難,需要各個環節都要做好,要重視客戶,研發出優 秀的產品,重視市場營銷,發展渠道分銷。
我們要實時檢討自己,看看哪里做的不夠好,是自己改進,還是聯合別人的力量!中國的企業普遍貪多嚼不爛,不愿意修煉內功,也不愿意聯合同行,可能是因為中國市場足夠大吧,餓死很難!
正如天津標臣的張總所說,日本眾多儀器廠家大多是優勢互補,良性的競爭格局。其實不光是廠家,日本的經銷商之間也是很少惡性競爭的。
我想只要我們能兼收并蓄,博采眾長,一方面不斷強化自己的優勢,另一方面在自己的短板上積極尋找合作伙伴幫自己補齊,借助強大穩定增長的中國市場,中國儀器還是很有希望的!
本期群內討論摘抄
周經理
重慶浩譜
廠家的產品有特色,經銷商會推廣。經銷商一定要懂一點技術,畢竟客戶是需要信任度的。
鎂匯科技
還得看用戶的實際需求,還有經銷商是否會為這個產品提供有力的宣傳,而且愿意同廠商一道對用戶進行宣傳推廣。
譚經理
致研儀器
經銷商要具備替代廠家部分職能的能力。技術能力,市場推廣能力,售后服務能力。
多數經銷商會圍繞客戶需求滿足需求,精力不夠集中,進而會影響產品推廣力度和效果。也需要廠家的培訓和支持,不單產品還有市場分析及推廣的培訓。
就如前段時間左輝講的要做難而正確的事。
經銷商需要見效快的產品盡量縮短成交的時,而且因為代理產品眾多沒辦法達到對產品的精準把握。很多大客戶經銷商沒辦法直接簽單 還得同廠家合作才行。中小客戶群才是體現經銷商能力的地方,所以對不同的客戶群應該有不同的合作機制。
廣州綠百草
其實廠家市場推廣也不簡單,通常很難直達客戶,尤其小廠家沒有足夠的人力推廣,還是要借助代理商和經銷商。
網絡直播,線上培訓在去年疫情期間各廠家批量推出,客戶的興趣慢慢也降溫了,現在的效果也打了折扣。
廠家自己直銷的,可以直達客戶,不過因為銷售人數有限,也只是大客戶,還是覆蓋不了中小客戶。
所以經銷商想要有核心競爭力,還是要有客戶覆蓋的能力,這樣廠家就不敢甩開你。
湯經理
月旭
哪個行業的客戶都比價的,雪球越滾越大,量大了成本還能再降,競爭力越來越強。
學校的化學品,耗材線上采購也是趨勢,zui后還是廠家之間的競爭,線下轉線上,本質都一樣。關鍵是現在廠家與廠家之間都打的非常激烈,外企壓力大的很,國產品牌崛起速度也很快。
夏經理
四川華科瑞
昨天的科學大會,已經指明了道路。要求加快國產產品,儀器,試劑,耗材國產化。應該還是會有些大變化,比如政府,事業單位那塊。
好多大 牌子都國產化了,島津,foss。
胡經理
上海世平
口號說了很多年,我們這行是閉環,用戶是源頭,用戶不接受,啥用都沒有。很多買國產儀器就是為了支持一下政策,花掉經費。PE倒是在蘇州的太倉,Esco在建廠。
王經理
廣州貝爾特
政策引導+自己努力,國產還是更有前景。現在很多外資也在想辦法國產,哪怕是名義上的國產。
李經理
譜峰生物
都是組裝產品 核心研發和供應鏈是建立不起來的。
要學習小米的極 致化,我們國產儀器大多真的很爛,比如水浴鍋漏水,不銹鋼生銹,外形粗糙,諸如此類等等,這些儀器全都應該重新再造一次!
進口設備國產化是趨勢,不能被卡脖子。咱們國家基礎薄弱,從一窮二白,到現在,已經可以了。地大物博,人口眾多。
章總
云岫科技
只要結合客戶痛點,認真做國產儀器還是非常有希望的。
目前國內的制造能力雖然比不上國外,但是已經可以了。有些外企的產品雖然經典,但是幾年甚至十幾年都沒有改變了。沒有小企業靈活。有部分產品隨著行業的變化,已經不能非常好的適應市場了。我個人覺得外企其實大企業病,推動經典產品的改變比較困難。
要以市場為導向,即使是利潤的支柱產品如果不適應市場了,就必須敢于改革。柯達,索尼的隨身聽等都是例子
很多產品在理論上已經達到一個瓶頸了 沒法突破就變不了了。
經典產品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改動,要是改也就是微調,就像捷達車一樣 掙錢有銷量誰還動他干嘛呢。小企業靈活也意味著沒有發展的持續性。
我們成長的良策做產品沒有短期行為的。兩個方向 要么做產品 要么綁用戶 都是費神的活。我覺得能擺正心態開展合作是個很不錯的提議。
取舍,聯合,修煉內功。找適合的人合作。
呂經理
云鉑
我做過近十年的廠家銷售,從業務員到大區到分公司,代理商的角色也是非常明顯,尋求突破和整合也是很難(很多朋友公司都實驗過),個人覺得洪總的這個論壇性質的討論也會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方向,做小了學習知識,做大了探討方向!尋求突破還是很重要!
規模相近 理念一致 產品互補
感覺未來也就技術是核心了。
可能以前競爭比較小吧,現在牌子太多了,同質化嚴重。
技術不能憑空出現啊,要日積月累啊。zui初月旭的色譜柱也很爛,我賣十支八支退回,經過十年的積累,現在月旭成為國產柱第 一品牌,一年也能賣幾萬支了,很少有客戶說爛了
人+技術+服務才是核心的的核心
合作共贏,取長補短
阿柒
常州諾基
我們是2B 2C都在投放,主要還是引流獲客。
社群/自媒體這塊還沒開展,這塊私域流量的運營相對對個人能力,還有專業化要求比較高。
to B 主要是百度 360,to C 主要是淘寶 天貓 京東。效果看整體運營,zui短板決定效果。
to C客單價低點的小儀器 耗材 配件,決策人偏年輕化,有小資金使用權。
葛茜
日本經銷商很少竄貨……
是的,感覺他們更多是商量著做,互相配合。
之前聽亞速旺說過,日本的經銷商也非常多,大家互相配合商量著做,這個客戶你做,那個客戶他做,很少惡意競爭。
好像還有個原因,日本企業互相持股,所以不會亂競爭
日本的基本都是差異化的產品比較多,大家一般不會擠在一起打價格戰。
國際品牌競爭哪里都差不多 但是日本國內品牌的競爭會比較理智。
做個合作商圈每家都有自己的產品提供給圈里的同行,這樣大家互相扶持,也許會改變現狀!
希望通過這個群讓大家互相信任,互相了解,這樣合適的朋友就可以自動聯合在一起,zui終我是希望達成這樣的效果。
張總
天津標臣
日本的儀器和耗材企業的資金大部分來自銀行的貸款,家族企業和民族情懷,造就了日本企業獨立發展、向外擴展的市場格局,德國同行的成長歷程也類同。
反觀美國市場完全不同,資本運作的利益驅動,企業并購重組是發展的格局,因此色譜產品的傳統技術在日本和歐洲尚存,發展和變革在美國。
聯系電話:400-883-9117 傳真號碼:020-81169199 公司地址:廣州市越秀區越華路112號珠江國際大廈2203 Email:service@lubex.com.cn 郵編:510160 公司網址:www.cdlzll.com
粵公網安備 440103020004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