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大家從小聽著一句話“勤快的鳥兒有蟲吃”,這句話看起來完全沒有毛病,但是對于實際情況是否就都是這樣的呢?
我們公司商務部門有兩個女孩子小李和小胡是同一批進入公司的,經過培訓和試用后正式轉正,分別負責一個銷售小組的售后跟單工作。
到年終的時候,兩個人的總體業績分數都差不多,按照考核標準我給兩個人的年終獎是差不多的。
我考慮到,平時工作明顯看到小李是顯得非常忙碌的,經常看到她在加班,而小胡對比之下就顯得太漫不經心了,基本上都是到點就走。
小李的工作態度是更讓我贊賞的,我覺得工作不能光看績效,也要看工作態度。
所以在年會上,我公開表揚了小李,并且給了她幾百元獎金作為獎勵。
小胡看到后,覺得大家績效分數都一樣,心理會覺得有點不平衡,也覺得公司在吹鼓加班表里不一,后面更是自掃門前雪的做著。
后來遇到一些機會,就跳槽了。
——————————
小胡跳槽其實我當時是不大可惜的,覺得我可以找一個跟小李一樣敬業的人,這樣商務部門的工作肯定能做得更好。
好在當時正是招聘高峰期,很快新的商務人員到位了。
事隨人愿,這次入職的新員工小鄺像小李一樣踏實能干,每天不僅工作非常忙碌,而且也經常加班。
我看到后心里贊許。
誰知道過來不就,小鄺所負責的銷售小組的主管A跟我反饋,說小鄺工作比小胡差遠了。
跟單的數據經常拖很久都沒錄入電腦系統,其它日常要做的工作也是積壓著效率很低,十分混亂,嚴重影響了前線銷售的工作。
我覺得非常奇怪,小鄺看起來比小胡工作態度和工作時間都長,敬業很多吧,怎么結果反而不如小胡呢?
我再跟小李負責的銷售主管B溝通,對比一下兩個組的工作內容,發現其實小李負責的銷售小組B工作量是比小鄺(之前是小胡)負責的銷售小組A的稍微小一些的。
因為我們之前的績效大部分是參考完成度和出錯率,所以沒反映出來。
——————————
小李和小鄺其實是屬于同一類員工,工作態度很好,很敬業,但是工作條理、思維理解能力、打字速度等都跟小胡有一定差距,
所以差不多的工作量小胡顯得非常輕松無需加班,而小李和小鄺不僅工作時間沒有空閑還需要加班。
由于我只看表面的感官態度,就主觀的公開獎勵了小李,導致了后面小胡的失望離職,明顯是個失誤。
我明白到,對一個員工的考核評價不能只看工作態度,也要看工作效率,畢竟*后的結果才是*重要的。
我們也遇到一些銷售人員,有的非常勤奮但是確實能力不強只能當個螺絲釘,有的看起來松散一些但是做事也不模糊且非常懂得維護客戶關系。
而且如果一個員工工作效率有,說明有多余的精力能承擔更多工作,應該可以考慮加以開發重用的。
所以后面我對績效進行了修改,把效率表現也規劃進去,基本上績效分數能更體現個人能力了。
總結
早起勤快的鳥兒就一定要給多點蟲兒吃嗎?
我覺得不一定。
但是勤快而資質一般的員工也不一定要放棄,還是要看看是什么崗位。
因為其實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如果員工能力非常強,也不會甘于做基層崗位了。
一個公司里面的員工會分幾類,有創造者、優化者和執行者。
三種角色對公司的貢獻是不同的。
同樣工作時間下, 如果執行者對公司的貢獻是1,那么優化者的貢獻會比1高幾個百分點,而創造者是可能會達到5甚至是10。
其中執行者和優化者可能會表現得非常勤奮,例如小李跟小鄺,工作態度好但是效率不太高;
創造者經常會表現出工作很輕松,但是能創造出比較好的業績,像小胡。
老板用人要知人善用。
對于不同的幾類人,要給予不同的要求和期望。
例如小胡就是有剩余精力的,可以讓其承擔更多工作責任的,可以適當向主管方向培養。而小李跟小鄺可能就在基層崗位上,通過培養或引導,提高工作效率。